
附录:
(一)“社会调查研究”小知识(二)写作调查报告的若干建议
(三)调查报告参考格式
(一)“社会调查研究”小知识
社会调查研究,是指针对某一社会活动领域或社区的某一类或某一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与社会事件,通过向被调查研究的对象收集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加工,以描述和阐释所了解到的情况与问题,预测其发展变动的趋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或建议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般说来,调查研究这一动态实践过程要经过准备阶段、实地调查阶段、研究总结阶段、成果的使用和检验等几个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选定课题、明确目的、制定调查研究的计划;实地调查阶段的主要工作在于根据计划“搜集”信息资料,研究总结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目的整理和分析收集的所有信息资料,认识各种信息资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全部信息资料内涵的本质意义,得出对被调查研究对象的结论性看法,提出对策或建议,并写成调查研究报告;成果的使用和检验阶段是指把调查报告提出的对策建议付诸实施,观察效果。
为了有效地搜集和正确地认识信息资料,就应当采用一些合适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有普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四种。普查是指对被调查研究对象的全体(人员或单位)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相同内容的调查;典型调查是指在对被调查对象的全体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其中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对象(人员或单位)进入深入细致的调查;个案调查是指对个别的调查对象(人员或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 ……此处隐藏1463个字……,参与劳动与生活。
(2)分析研究、引出正确结论:
①要有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即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②要对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即要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比较、分类、使它有条理性、系统性。
③要根据调查研究前设定的目的,对具体问题提出明确的观点
(3)谋篇布局,务求严谨清晰
调查报告的布局形式,应根据写作目的和具体内容的不同。但一般可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开头:简洁交待调查的基本情况,如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
主体:这是调查报告的主干,它要体现出论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要求先后有序,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①可按事物发展过程分阶段叙述,逐次说明观点,揭示规律。
②可按事物的不同性质,分几个问题叙述,逐次表述观点,讲清问题实质。
③可按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方式,逐项组织材料,作者从对比中表明是非曲直。 结尾:总的要体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或指明方向,发人思考。就具体而言,可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补充说明主体部分末涉及的问题及本调查报告的不足之处等。
(三)调查报告参考格式
关于XXXXXXX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时间:2010年月日
地点:XX省XX县XX村
正文:
一、调查情况介绍;
二、总结成就、存在问题表现,分析原因,揭示规律(可分成两块);
三、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