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写好倡议书
倡议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应用文体。一封好的倡议书,可以引起受众的强烈共鸣,写作者所提出的倡议、建议也会得到热烈的响应,因而在较大程度上达到写作目的。
要提高倡议书写作技巧,路径很广,方法很多。笔者日前就我校教学质量评估创优活动撰写了一封致全系同学的倡议书,同学们读罢群情激昂,有同事说读来令人热血沸腾。现拟就原文谈谈倡议书的写作技巧。
例文《光荣着一师的光荣――就评估创优致文史系全体同学的倡议书》(略)
撰写倡议书,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文题标新
常言道,看书看皮,阅文阅题。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诱导读者阅读全文。这有些类似看人,了解一个人的内在美,常常是从欣赏他的外表开始的。如果看人第一眼就无好感,或看他毫无吸引人处,谁还有兴致去探究他有无内在美?文章标题就像人的外表,文章正文就像人的内质。好标题的标准不外乎两个,一是恰当,一是新颖。依笔者陋见,两者相较,后者难于前者,需要作者花费更大的精力。在平时的写作课教学中,笔者常常教育学生,写作是一种极具个性的创作活动,即使是有相对固定格式的应用文,其写作仍然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主体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写作与数理等学科不同,后者是要解决什么等于什么的问题,而前者则应力求此文不与彼文同,崇尚的是标新立异,尤其是标题,否则就可能失之平庸,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文字堆中。特别是在大学校园,文告、标语等文字材料触目皆是,如 ……此处隐藏1157个字……百年师范”的美誉,详细地总结她的光辉历史,描述她的发展现状,展望她的美好前景,这远不是一封倡议书所能承担的。但若抛开一师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文章就会空洞无物、甚至杂乱无章。笔者决定以主旨“光荣”为隐线贯穿全文,以历史轨迹――昨天、今天、明天为明线勾连全篇。“昨天”的“光荣”以毛泽东语概括,当代学子好好学习,在迎评创优中做贡献,就是“光荣着”母校的历史;“今天”的“光荣”以一师学人(一位老师)语概括,说明一师师长们正继往开来,为国育才,学子们要谨记师长教诲,师生共同保持母校的光荣;“明天”的“光荣”,用学生自己的豪言壮语统领,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当然也是一师的希望。学生自己发自内心的话语更能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使命感,激励他们将崇高的情感化为实际行动,投身于迎评创优活动。结语为全文作结,并回应题目、强调主旨。
这种纵向文脉贯通、横向适度开拓的结构安排,收到短小精悍、言浅意深之效,较准确、充分地表达了写作意图。
四、言而有文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再好的主题,再深刻的思想,若无或简洁、凝练,或流畅、优美的语言文字做载体,其影响力仍要大打折扣。就倡议书而言,长篇大段的说教,呆板枯燥的语言,绝对是一写作大忌。笔者就教于湖南一师文史系,此倡议书又是写给本系学生,人们对其语言文字的期望和要求自不待言。写作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尽量说自己的话,同样的语意,以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表达;适当用典,以增强文章的“厚度”(如“丽泽风长”),耐人寻味;虚实相生,使文章在朴实中透出灵气;长短句结合,骈散句相间,极尽变化;语音讲求和谐,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由于笔者坚持了写作个性,突出了语言风格,此文一出,便被同事、学生猜到作者,并受到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