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年来振奋过中国人的标语口号
一、古代中国(从先秦到1840年)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0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藩传》东汉明臣陈藩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藩答到“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16.
16. ……此处隐藏1344个字……2月26日,邓小平面对复的国际形势,明确指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990年12月24
日,他强调:“我不止一次讲过,稳定压倒一切。”
92.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1月29日,南巡途中的邓小平在视察时指出:“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
9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4.与国际接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人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与国家潮流形成互动,“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95.人民币不贬值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爆发。中国政府提出这项庄严承诺,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96.誓与大堤共存亡
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句话成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确保大江大河大湖干堤和重要城市及交通干线安全的响亮口号和自觉行动。
97.三个代表
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在粤、沪、浙等地视察工作时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98.新北京、新奥运2000年2月1日,北京奥申委正式确定申办口号“新北京、新奥运”。2001年7月13日,北京赢得第28届奥运会主办权。
99.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2003年春天,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灾害,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这一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