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及训练
上传: 温珍玉更新时间:2012-3-1 23:11:59
【写作指导】
“时评类”作文是一种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要求考生贴紧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写作上,往往是以说理议论为主,要求针对时事热点话题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见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说理性。2009年高考江西卷的“圆明园兽首拍卖”、辽宁卷的“明星代言”两道作文就属于“时评类”作文。这两道“时评类”作文题目的出现,赢得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新京报》评论认为,把时评的热点题目,重新拿来作为高考的作文题,就是期望唤起学生对时评这种文体的重视。高考作文对时事新闻的关注,正是期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一个对社会并不关心的人,很难写出让人叫好的时评文章;《西安晚报》发表评论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要求学生就客观真实的社会现象,去进行判断分析,阐述特定的价值理念与文化思想。有利于检阅多年来一直强调的素质教育,到底培养了学生怎样的公民精神,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到这些年轻的中国公民是否心智成熟,在特定时代的社会洪流下,能否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与责任使命;《燕赵都市报》更认为,高考作文题,之所以都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说到底,就是这种“国考”本身,既是一种人才选拔的工具,更应该是一种体现特定时代社会文化品格的表征。这背后,其实就包含着最深刻的文化意味,那就是在拷问我们的教育进行知识传 ……此处隐藏5169个字……是批评的意义之所在——因为有了难忘的记忆,老师的谆谆教诲才会一遍又一遍地在你的耳畔响起,不断地敦促你奋进、改过。
其二,批评教育学生是老师职责之所在。韩愈《师说》中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既是对老师工作的要求,也是对其作用的肯定。一个老师,眼看着自己的学生犯了错而无权利去批评教育,那要老师何用?也许,有人会说,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让他自己去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问题。可是,光引导学生就够了吗?不知世界上有几个人是单纯地引导出来的。孩子的心灵毕竟太过幼稚,有些问题不可能立刻想到,老师的批评教育固不可少。
其三,人们对老师批评教育学生的抨击完全是片面无根据的。有些人看问题只看一面,他们只看到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的某些负面影响,而没有看到批评教育的积极作用。其实,权衡利弊,对学生来说,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比放任学生自流要强得多。
当然,凡事有度,教育批评也应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量人而行,批评过度自然对学生心理会有一定影响,只要把握了度,批评教育就不失为教育的一大好方法。
综上所述,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并不为过。
(指导教师:罗建成)
【教师点评】
“批评教育不为过”,标题即道出全文中心论点,醒目警策。正文先就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引发的争论表明己见——讨论无聊,“班主任对学生批评教育是一个老师所应履行的职责,并不为过”。接下来紧紧扣住这一中心论点分层论述,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条分缕析,颇有见地。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凝练严谨,笔锋锐利,闪烁着思辨的光芒。在结构行文上,起承转合,思路明晰,显示出不俗的写作功底。
【核心亮点】
起承转合,论述严谨。